2024年6月2日发(作者:)
中医研究2012年5月 第25卷 第5期TCM Res.May 2012 Vo1.25 No.5
综上所述,认为参蛤治喘利肺丸具有温补肺肾、
生出版社,2009.
止咳化痰平喘、理气活血利肺等功效,能够有效的改
善肺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心脏功
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住院率和复发率、提
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的治疗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中药制剂。
参考文献: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2002.
[4]叶志明.氨茶碱治疗72例患者的药物监测[J].中华结
核和呼吸杂志,1991,14(1):22—24.
[5]钟南山.长期氨茶碱口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作
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8,11(21):265—268.
基金项目:庆阳市科技支撑项目(编号SH2011—40)
[1]崔祥璜,王鸣岐.实用肺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
收稿日期:2012—02—13;修回Et期:2012—03—05
(编辑 马 虹)
文章编号:1001—6910(2012)05—0022—03 ・临床研究・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症3O例
王争胜,董 丽
(天水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甘肃天水741000)
摘要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
虑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3O例在常规降压基础上,给予12服盐酸丁螺环酮片,
第1周5 mg/次,3次/d;第2周起加为10 mg/次,3次/d。
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总结
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给予口服丹栀逍遥散加减(牡丹皮、焦栀子、柴胡、白
芍、当归、茯苓、夜交藤、白术、生龙骨、生牡蛎、生姜、薄荷、
炙甘草)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
效。结果:2组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对比,治疗组显效
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l3例,无
效1O例;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焦虑
选取本院脑病科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症住院
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治疗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40~
65岁,平均(51.4±8.6)岁;病程3个月~3 a,平均
(15.6±6.4)个月;其中高血压一期10例,二期
8例,三期12例;可能焦虑9例,肯定焦虑19例,明
显焦虑2例。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
龄42—63岁,平均(53.7±7.2)岁;病程3个月~
3 a,平均(16.1±7.7)个月;其中高血压一期10例,
症疗效对比,治疗组临床治愈7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
9例,无效4例;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
1l例,无效9例;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焦虑症,可以
二期9例,三期11例;可能焦虑5例,肯定焦虑
2l例,明显焦虑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
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协助降压药更好地降低其血压,并能改善焦虑症状。
关键词:丹栀逍遥散/治疗应用;高血压病/中医药疗法;焦虑
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2.05.010
原发性高血压系一种心身疾病,是遗传因素、生
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心理
社会因素所引起的焦虑障碍对血压影响较大,能否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
压病防治指南》 相关标准。焦虑症诊断标准采用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 ,其评定标
准为:HAMA(14项)总分7分以下没有焦虑,>7分
有效地消除焦虑直接影响降压效果。有研究显示,
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有程度不等的焦虑症状,
并以恶性循环的方式促使疾病恶化…。而现代研
究表明,抗焦虑治疗能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 。
2010年9月一20l1年l0月,笔者采用丹栀逍遥散
可能有焦虑,>14分肯定有焦虑,>21分明显焦
虑,>29分严重焦虑。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
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30例,旨在观 诊疗指南一中医病证部分(2008)》中眩晕及郁病进
中医研究2012年5月 第25卷第5期TCM Res.May 2012 Vo1.25 No.5 ・23・
行诊断 。
3排除病例标准
①各种继发性高血压者;②焦虑所致一过性血
压升高者;③甲状腺疾病、颈椎病、呼吸功能不全者,
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恶性肿瘤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兴奋药物过
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强迫症、
恐惧症、疑病症、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
发的焦虑。
4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降压基础治疗。对照组加口服
盐酸丁螺环酮片(苏新,5 mg/片,北京华素制药股
份有限公司生产),第1周5 mg/次,3次/d;第2周
起加为10 mg/次,3次/d。治疗组给予丹栀逍遥散
加减,药物组成:牡丹皮10 g,焦栀子10 g,柴胡
15 g,白芍15 g,当归10 g,茯苓12 g,夜交藤30 g,白
术10 g,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生姜9 g,薄荷6 g,
炙甘草6 g。加减:瘀血阻窍者,去牡丹皮、焦栀子,
白芍换为赤芍,加枳壳9 g、川芎12 g、桃仁12 g、红
花10 g;心神不宁者,加酸枣仁15 g、远志6 g;失眠
者,加浮小麦30 g、五味子10 g、合欢皮10 g;汗多
者,加浮小麦60 g、大枣10枚,生龙牡换为煅龙牡各
12 g;气虚者,加黄芪30 g、党参12 g;气郁化火者,
加知母6 g、黄连6 g、肉桂3 g。每日1剂,水煎分
2次口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
定疗效。
5 观测指标
2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焦虑症评分(HAMA
评定),并记录HAMA评定结果及血压值。用台式
血压计测量坐位血压。在观察结束时(4周后)对血
压值及HAMA减分率进行统计。
6疗效判定标准
①降压疗效根据2004年全国心血管会议修订
的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
10 mm Hg(1 mm Hg=0.133 kPa)并降至正常或下
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到10 mm Hg
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或收缩压下
降30 mm Hg。无效:未达到以上2项标准。
②抗焦虑疗效以治疗前后HAMA总分的减分
率为指标,共分为4级。减分率=[(治疗前总分一
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X 100%。减分率≥
75%为临床治愈,50%~<75%为显著进步,25%一<
50%为进步,<25%为无效。
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
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
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等级资料组间
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
意义。
8 结 果
8.1 2组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对比
见表1。2组对比,经Ridit分析,M=2.39,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对比
翌墨望 : ! !! 竺: :
8.2 2组焦虑症疗效对比
见表2。2组对比,经Ridit分析,“=1.98,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2 2组焦虑症疗效对比
型墨望 ! ! ! :
8.3 2组治疗前后血压对比
见表3。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对照
组治疗后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2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
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压对比 mm Hg,互±s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厅后对比,#P<0.05。
8.4 2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对比
见表4。2组治疗后均较本组治疗前HAMA评
分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
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治疗后HAMA评分明显降
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4 2组治疗前后焦虑评分对比 分,i±s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 P<0.O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P<0.01。
9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大量研究表明,
此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以女性
尤为明显。有专家认为,焦虑、抑郁障碍是心血管病
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由于合并了焦虑症,高血
压的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对这类患者应采取抗焦虑
中医研究2012年5月 第25卷 第5期TCM Res.May 2012 Vo1.25 No.5
与降压联合治疗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目前主要治 作用;龙骨、牡蛎有降压及安神作用;酸枣仁、夜交
疗方案为降压药联合苯二氮卓类或三环类药物,但
是,这些药物均能引起头昏、嗜睡、乏力等反应,且长
藤、远志、合欢皮等有镇静、催眠作用;浮小麦有止
汗、安神之效;北五昧子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
与抑制过程,并使之趋于平衡,这类药物确有镇静安
神、抗焦虑作用。
参考文献:
期服用可出现耐受性、依赖性及成瘾性,使很大一部
分患者依从性差而无法接受治疗。中医药以其副作
用小,经济负担轻,无成瘾性及依赖性等优势,在本
病的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
近年来,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此属中医学“眩晕”加“郁病”范畴,l临床常见肝阳上
亢或肝气郁结证,且多郁久化火,扰动心神,久则耗
伤心血,致心脾两虚。丹栀逍遥散是在逍遥散基础
[1]张天申,孙丽娟,马会斌.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
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5
(11):898—899.
[2]张文风,张培信.抗焦虑治疗对降压药效果的影响[J].
中国康复,2003,18(3):153—154。
[3]刘力生.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5:20—30.
上加牡丹皮、栀子而成,又名八味逍遥散,出自《内
科摘要》,功能养血健脾、疏肝清热,主治肝郁血虚、
内有郁热证。方中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栀子清肝
热并导热下行;柴胡、白芍调和肝脾;当归养血活血;
茯苓、白术燥湿健脾;薄荷微疏肝气,生姜理脾气;甘
草调和诸药;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龙骨、牡蛎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本[J].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1999,13:253—255.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43—45,144—147.
[6]胡大一,刘春萍.焦虑抑郁障碍与 tl,血管疾病[J].中国
医刊,2006,41(3):53.
平肝潜阳、镇静安神,确有降压及收敛心神之效。诸
药配伍,共奏潜镇疏肝、健脾养血、清心安神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 表明,柴胡煎剂有解热作用,其皂
苷有镇静镇痛作用;芍药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
文章编号:1001—6910(2012)05—0024—03
[7]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11—12—30;修回日期:2012—02—22
(编辑李亚峰)
・I临床研究・
伐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50例
李应宏,赵明芳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
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
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伐昔
洛韦联合苦参解毒汤(苦参、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白鲜皮、
疱疹性皮肤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常发于春秋两季。
中医学称“缠腰火丹”,俗称“缠腰龙”。由于是病毒
感染,目前没有特效疗法。2009年1月一20l1年
6月,笔者采用伐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中老年带状
疱疹5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牡丹皮、生地黄、赤芍、紫草、防风、
甘草)治疗,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2组疗程均为10 d。
观察2组的疗效,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和后遗症。结果:治
疗组治愈4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占98%;对照组
治愈3O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4%。2组疗效
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
中药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治愈率高,疗程短,后遗神经痛的
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选取本院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100例,按就
诊时间顺序采用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平均
(62.3士11.7)岁;病程平均(5.35±1.43)d。对照组
5O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年龄(63.2-I-
10.3)岁,病程平均(5.36±1.42)d。2组患者一般资
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关键词: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疗法;伐昔洛韦/治疗应用;苦
参解汤/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752.1 2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2.05.OI1
按照《临床皮肤病学》¨ 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标准》 中带状疱疹诊断标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