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6日发(作者:)

地理研究 201 5年第11期 

l 

栅赢 巾 

摘要:在课程标准中,不同的学习水平主要通过各种行为动词来体现。由于初、高中阶段地理课程在学习水平 

和学习要求上有很大不同,初、高中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也有所差异。通过初、高中课标中不同学习水平行为动 

词基本特点和出现频率的比较,发现初、高中课标中都以结果性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为主体,但初中的行为动词集 

中在“了解水平”,而高中的行为动词则集中在“理解水平”。 

关键词:地理课程标准;行为动词;初中;高中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 

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对不同 

二、初、高中课标行为动词的基本特点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学习水平和行为动词的对应关 

系,对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出现的行为动词进行统 

计,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出现的 

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先后 

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又对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 

修订。 

行为动词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从行为动词对应的学习水平来看,课标中更多采 

用结果性目标的行为动词,体验性目标的行为动词较少 

在课程标准中,不同的学习水平既通过行为动词 

来体现,也通过行为条件和内容的难度等因素来体现, 

其中主要是通过各种行为动词来体现。因此,研究课程 

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和教 

学重点,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进行评价。本 

文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和《普通 

且集中在活动建议部分。一方面,因为结果性目标学习 

水平中的知识和技能是基础教育中长期比较重视的学习 

内容,在学生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学习的最基 

本要求 。而课程标准反应的恰恰是课程实施后对结果 

的基本要求、最低水准,因此课程标准基本内容部分以 

结果性目标的行为动词为主。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 

动提供的参考陛建议,是对于标准的补充,是课程实施 

过程中更高水平的要求,因此这部分多采用体验性目标 

的行为动词。另一方面, “了解”“理解”等学习水平 

所对应的行为动词用于描述学生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高中(必修部 

分)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部分的行为动词进行比较, 

意图通过比较行为动词上的差别,探究初、高中地理学 

习水平和学习要求的不同。 

行为动词与学习水平 

国家课程标准主要按结果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来 

陈述,并确定相应的学习水平,规范适当的行为动词。 

陈述的目标较明确、可测量,而“树立”“养成”等学 

习水平所对应的行为动词用于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及体 

验,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相对难以测量,在教学实施中 

给教师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在课标编写中规避了大量 

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分为知识与技能两部分,知识目 

标的水平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水平;技能目标 

使用体验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2.从结果性目标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来看,初、高 

中课标行为动词主要集中在“了解水平”与“理解水 

平”, “应用水平”较少。要解释其原因,首先要搞清 

楚这三个水平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的水平要求分为模仿、独立操作和迁移水平。体验性目 

标的学习水平包括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 

平、领悟(内化)水平。表l列出了各学习水平含义及 

其对应的行为动词。 

地理研究 

表1各学习水平含义及其所对应的行为动词 

类型 学习水平 各水平的含义 所用的行为动词 

了解 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 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 

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描述、识别、再认等。 

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 

理解 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 判断、区别、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 

集、整理信息等。 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应用 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 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 

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 

模仿 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 模拟、重复、再现、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 

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 等。 

技能 独立操作 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 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 

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尝试、试验等。 

迁移 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 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 

知识 

结果性目标 

经历(感受) 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 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 

识等。 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 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 

体验性目标 反应(认同) 作出相应的反应等。 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 

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 

视、怀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 

领悟(内化) 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 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 

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确立、追求等。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l川整理 

表2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行为动词统计 

类型 学习水平 

初中 

行为动词 

高申 

了解 说出、举例、描述、了解、认识、指出、识别、找 举例、了解、说出、描述、简述、认识 

出、记住、辨别、列举、知道、懂得、简述 

知识 

结果性目标 

理解 说明、归纳、分析、比较、理解、概括、区分 

应用 

模仿 

说明、分析、概括、解释、比较、归纳、阐述、理 

解、概述、收集、记录 

撰写、设想、设计、计划 

模拟 

评价

运用、撰写 

模拟 

技能 独立操作 绘制、观测、制作、演示、观察 

迁移 联系 

绘制、演示、观察、观测 

探究、联系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 参观、体验、辩论、讨论、交流、角色扮演、调查 讨论、交流、参与、调查、探讨、角色扮演 

领悟(内化) 树立、养成、关注 领悟 

“了解水平”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课程中的地理 

基础知识及其相关背景,并能在相关问题中识别它。以 

“了解区域的含义”这条课程标准为例,学生要达到的 

程度是:能说出区域的概念及相关特征,并能列举常见 

结、推广等。由于应用水平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在课标 

基本内容中使用的较少,但在活动建议中使用还是较 

多的。 

可见, “了解水平”和“理解水平”注重的是学 

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以及通过图表、案例能理解一些 

的重要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 

“理解水平”要求学生能正确体会所学的地理基 

础知识、地理事物,并利用已有的知识或者所给的材料 

解释或说明问题。以“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条课 

程标准为例,学生要达到的程度是:了解太阳能源的来 

源,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理 

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应用水平”比起前两个水平提升较大,要求学 

生能将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运用到新情景中,进行总 

地理现象的发生原因, “应用水平”要求学生能由已学 

的知识推广到不同情景下的新案例,要求偏高。初、高 

中阶段地理学习以培养学生基础的地理知识记忆能力及 

基本的地理现象理解能力为主,因此课标中的行为动词 

集中在“了解水平”和“理解水平”。 

3.从行为动词的类型来看,初中课标中行为动词的 

种类更加丰富。经过修订后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行 

为动词类型更加丰富 ,例如有比较、找出、关注、树 

12 

地理研究 201 5年第1 1期 

一 

立、懂得、养成等,涉及的学习水平也更为广泛,例如 

有“应用水平”的要求。 

呈现不同的要求,在行为动词上有所体现。为了更清晰 

地比较初、高中课标中行为动词的特点,将初、高中课 

标中不同学习水平对应的行为动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 

(表3)。 

三、初、高中课标行为动词出现频率比较 

初、高中不同的学习特点,使课标对学生的学习 

表3初、高中不同学习水平对应的行为动词出现频率 

类型 学习水平 

词频(次) 

了解 

知识 

结果性

理解 

应用 

模仿 

初中 

频率(%) 

55.8 

29.1 

1 7 

0.6 

高中 

词频(次) 

33 

55 

6 

4 

频率(%) 

26.8 

44.7 

4 9 

3-3 

96 

50 

3 

1 

目标 

技能 独立操作 

迁移 

7 

1 

4.1 

O.6 

8 

4 

6.5 

3.3 

体验性

目标 

经历(感受) 

领悟(内化) 

11 

3 

6.4 

1.7 

12 

1 

9.7 

0.8 

1.从词频上看,初中“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是主 

的国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这条标准从 

行为动词种类看,出现了“记住”“指出”“认识”三 

体,出现的频率达N55.8%。而高中“理解水平”的行 

为动词是主体,出现的频率接近一半,这与初、高中的 

学习要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只列出地理必须掌握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对地理过程的学习,培养学 

生初步的地理学习能力(比较、分析等)及初步收集处 

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解决的总体问题是“是什么?”; 

个不同的行为动词,在高中课标中都未出现,从学习水 

平上看三个行为动词都属于了解水平,整体对学生的要 

求并不高。以高中必修一的一条课程标准为例: “描述 

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 

而高中地理学习则侧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对地理问题 

的研究,关注培养学生具有更高层次的探究能力,解决 

的总体问题是“为什么?” 。以“区域地理”为例: 

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这条标准只出现了两个行为动 

词“描述”“说明”,但从学习水平上看却有一个属于 

理解水平,总体而言这条标准的学习水平要求更高。可 

以看出,高中课标行为动词虽然少,但整体学习水平要 

求有所提高。 

初中地理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地 

理则是在了解地理环境相关知识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 

步掌握如何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分析区域。因此,高中 

行为动词对应的学习水平要求有所提高。另外,高中结 

果性目标中“技能”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频率明显高于 

初中,这是因为高中生可以运用的资料更多样化,独立 

操作能力更强,这些都有助于动手操作类活动的开展。 

3.高中地理课标中, “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 

“说明”和“分析”出现的频率最高,尤其是“分 

析”,出现频率比初中课标高很多, “了解水平”的行 

为动词“举例”出现频率较高。而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 

“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较多, “说出”和“举例”出 

现的频率较高。 “举例”一词在初中和高中课标中出现 

2.从内容上看,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虽然 

丰富,但是主要体现在“了解水平”行为动词的多样 

化,在能力要求方面则不如高中行为动词。以初中“中 

国地理疆域与人口”的一条课程标准为例: “记住我国 

频率都很高,体现了地理教学对于将地理知识和生活实 

例相联系的重视(表4)。 

表4初、高中高频率行为动词比较 

行为动词 初中 高中 

词频(次) 

说出 

说明 

举例 

33 

24 

17 

频率(%) 

l9.2 

13 4 

9.9 

词频(次) 

7 

21 

11 

频率(%) 

5.7 

17.1 

8.9 

分析 

了解 

7 

6 

4 1 

3.5 

17 

1O 

13 8 

8.1 

1 3 

一 垒耋 201 5年第1 1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相同学习水平的的 

地理研究 

明”等,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地理基础知识, 

通过案例和图像分析解释地理现象。在活动建议方面, 

行为动词,放在初中和高中两个不同的承载体中,含义 

也有所不同。以“举例”一词为例。“举例”在初中 

由于高中生的探究意识和小组活动能力有所提高,可开 

展的动手操作活动类型更多,所以高中课标中“技能” 

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类型更丰富,频率更高。 

目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仍在修订中,针对必修 

部分课程标准行为动词的修改,提出两点建议: 

(1)确定地理课程行为动词和学习水平的对应关 

系。目前没有明确的地理行为动词与对应的学习水平, 

和高中课标中出现频率都很高,但在不同的课标中对 

学生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如高中必修一的一条课程标 

准: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 

响。”“举例”本身要求不高,有减少教学内容之意, 

对应的学习水平为“了解水平”,但“说明”的要求却 

很高,要求学生能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解释出不同的地 

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突出了“用知识”的能 

力要求,即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要求。而 

主要是参照国家课程标准。而像物理等学科,在课程标 

准中明确说明行为动词对应的学习水平,这样有利于教 

师把握学生学习要掌握的程度。 

(2 可以在课标基本内容部分适当增加技能迁移 

在初中课标中, “举例”后面跟的动词大多数为“说 

出”,如“认识区域”的一条课程标准: “举例说出 

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由于“说出”本身要求不 

高,所以这条课标旨在学生能够知道影响旅游发展的几 

个因素,并且知道区分有利的条件即可。 

类和体验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通篇都是知识类行为动 

词容易使教学活动变得单一,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体验 

性的活动让学生接触到简单的地理学研究方法,以此激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行为动词的研究发现,由于初、高中地理 

学习的要求和重点有所不同,带来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方 

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吴刚平.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法也有所不同。初中地理侧重于初步掌握有关的地理基 

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因此学习水平集中在“了解 

水平”,行为动词多为“知道、认识、懂得、说出、找 

出”等,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记住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一 

问题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01):66.69. 

[2】刘学梅.论地理新课标内容标准的陈述技术『J1. 

地理教学,2004,(02):9.11. 

些地理问题能举出相关例子即可。在初中的基础上,高 

中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 

点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并能运用地理原理解 

释人文地理现象及区域的规划,因此学习水平集中在 

[3]龚倩,赵媛.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行为 

动词的变化[J】.地理教学,2013,(04):42.44. 

[4】李京子.浅谈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J].延边教 

育学院学报,2010,(04):30.32. 

[5]夏志芳,薛梅.对我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思 

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3,(12):22.28. 

“理解水平”,行为动词多为“说明、分析、举例说 

(上接第28页) 

会成为学生记忆的负担。 

此外,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通过把有关联的几 

个学科的教学进度做适当的调整,使得不同任课教师在 

(4)丰富课程组织形式,实施整合教学 

鉴于我国学校教育现状,课时问题成为在常规课 

堂当中进行整合教学的最大障碍。为了让学生在中学时 

各自课堂上对一个内容的不同方面开展分头教学,也能 

有整合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代,就能初步感受到“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魅 

力,开办选修课、组建“地理——物理兴趣小组”就 

能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可由校 

内地理组教师和物理组教师共同合作,探讨两种学科间 

具有整合价值且难度适中的跨学科主题。课程可由某一 

科教师独自讲授,也可由两科课任教师同台分工教学, 

但唯一宗旨是要学生感受到自然科学知识的整体性,使 

学生感受到跨学科知识的魅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徐玉珍.从学校的层面上看课程整合[J].课程.教 

材.教法,2002,04:2 1.27. 

[3】董寅聪.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内容、 

形式与原则[J].地理教学,2013,04:19.2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