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

《咕力变魔术——复制和粘贴》微课设计

作者:姜春艳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年第03

特色与亮点

本微课对剪贴板的功能进行了动画演示,本节课的教材中并没有剪贴板的相关介绍,笔

者在微课中增加剪贴板的知识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复制和粘贴的工作过程。剪贴板是

计算机内存中的一个区域,它在一个不显示也看不见的地方,很难用语言讲解清楚,而用

Flash制作的动画来演示剪贴板存放数据的原理,更加直观形象,可以让学生理解复制和粘贴

命令的工作过程,解决了学生易出错的问题。

在重点内容讲解部分,笔者通过儿歌进行教学并融合到操作中。例如,学生常常只点复

制,忘记粘贴,儿歌中的先复制后粘贴,复制粘贴不分离,有助于学生强化重点,加深记

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微课中笔者还设计了与学生交互的环节,有需要学生思考的地方,笔者设计了倒计时提

示,給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微课中还有提示学生需要暂停的地方,指引学生去画图、练习或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方向性,学习内容也及时得到巩固和练习,使课

堂学习更高效。

制作背景

之所以制作这节微课,是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复制和粘贴的时候经

常遇到这样的困难:只点击复制,忘记粘贴,而找不到没复制成功的原因;粘贴之后又忘记了

透明设置(容易忽视细节);当一个图形需要制作多个的时候,学生会反复复制,再粘贴(不

知道剪贴板的存在,不明白复制和粘贴的工作过程),导致完成任务时间长,影响学习进度。

针对这些困难笔者设计了本微课,加入了剪贴板的介绍和儿歌的辅助学习,以避免上述问题的

发生。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1.设计思路

本微课的内容是《请你和我比一比》这节课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本微课培养学生的

自主探索能力和协作学习的意识,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但他们有较强的好奇

心,容易被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因此笔者在本微课开始部分加入了动画导入环节;微课内容

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比较抽象的难点知识,笔者则通过小动画和儿歌的形式来进

行教学。笔者设计了如下页图所示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观看微课后完成。

2.内容结构

微课名称:咕力变魔术——复制和粘贴。

教材版本: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第二册第九课《请你跟我比一比》。

教学目标:掌握剪贴板的工作原理,学会复制、粘贴的三种操作方法,帮助绿咕力变魔

术,完成三个小任务,能够灵活运用复制、粘贴完成综合的创作任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制和粘贴命令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能找到多种复制的方法。

难点——剪贴板的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本微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前几节课中已经掌握了画图软件

工具箱中工具的使用方法,也熟悉了选定工具的操作技巧,所以本微课的内容比较容易掌

握,可以独立完成学习。本微课从学生兴趣入手,动画引入,以儿歌加深记忆,用合作学习拓

展知识。从优势着手,克服逆势,有针对性地设计微课,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内容时长:

1)开头(时长30秒)。

微课开始是动画片《黄咕力和绿咕力变魔术》。

师:黄咕力成功地变成了很多菱形块,而绿咕力没有成功,想请同学们帮忙。思考画图软

件中的哪些工具能帮忙?——引入新课咕力变魔术——复制和粘贴

2)主体(时长425秒)。

动画展示剪贴板的功能。复制的图形为什么看不见?(复制的图形放在了剪贴板当中,

剪贴板像一个暂时存放物品的盒子,它暂时存放着复制的内容。那剪贴板里的内容什么时候被

调用出来呢?——使用粘贴的功能)动画展示复制多个图形之后,剪贴板怎样存放?(以先后

复制三个图形为例,如先复制了圆形,再复制三角形,最后复制多边形,剪贴板存放的是谁

呢?请学生思考,并把答案写在任务单上。然后展示答案,阐述工作原理:先复制了圆形再复

制三角形,三角形就会把剪贴板中的圆形覆盖,同理可证明最后剪贴板中就只剩下了多边形。

得出结论:剪贴板中只存放最后复制的内容,粘贴之后只能把最后复制的内容调用出来)。

学习复制、粘贴的操作方法。

微课中教师演示复制粘贴的操作方法,以复制菱形块为例,再通过儿歌(选择图形是关

键,剪贴板上找方法;先复制后粘贴,复制粘贴不分离;移动图形找位置,透明设置别忘记)去

学习,强调重点内容——复制粘贴不能分离。

复制、粘贴的另外两种操作方法。

微课中教师提示学生复制粘贴的另外两种操作方法:第一,菜单的方式。选中图形右键

单击下拉菜单找到复制粘贴。第二,快捷键的方式。复制的快捷键为Ctrl+C,粘贴的快捷

键为Ctrl+V。(小组合作探讨复制、粘贴的另外两种操作方法,完成综合创作任务)

3)片尾(时长20秒)。

剪贴板:剪贴板里的内容可以反复调用;剪贴板只存放最后复制的内容。

复制粘贴的三种操作方法:工具栏、右键菜单、快捷键。

教学反思:

本课虽然有动画情境贯穿整个课程,但缺少了竞赛环节,可以用小组比赛的竞争机制来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微课中详细讲解了剪贴板的工作原理,重点强调了复制粘贴在操作过程中是不分离的,

但忽视了透明设置的注意事项。可以设计一节微课来专门说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锦囊妙计,

那么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就可以避免出现这个问题。

缺少了学生互相帮助的环节,如果能让那些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去充当小老师,及时指导

遇到困难的同学,那么整个课堂活动进程就会快很多,课堂后半部分的节奏就不会太快。

学生展示作品和评价作品环节单一,学生很想欣赏更多的作品,却没有机会,很多学生

甚至没有机会给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可以通过问卷星或UMU等平台来分享学生的作品、评

价别人的作品,这种互评将更加有效、更加广泛,也能让学生更充分地去欣赏和借鉴他人的作

品。

关键技术处理

微课开头引入一个小动画,这个动画是网上下载之后改编的,声音和字幕是笔者后加

的。两个小动画人物都由笔者自己配音,所以笔者用声音软件进行了编辑,改成两个不同声

音,同时也让声音变得呆萌可爱,适合这两个动画人物的特征。动画中菱形块的部分,笔者先

使用Photoshop绘图,再用视频编辑软件加到这个小动画里面。

在讲解剪贴板的工作原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采用Flash动画软件制作,这个内容用

PPT也能实现一部分,只是把图形放在盒子里之后消失或者一个图形覆盖另一个图形的过程

PPT完成不了,图形的消失过程没这么真实,所以笔者选择用Flash来制作动画,更加形象逼

真,便于学生理解。

在操作方法的讲解部分笔者都是通过录屏软件来实现的,儿歌中提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

方,笔者也用视频软件编辑进行了放大、拉近,表示特别重要并加以强调。

微课中与学生的交互,即倒计时五秒钟和提示学生暂停按钮的部分,笔者是通过

Photoshop绘画再用视频软件的特效制作的。

幕前幕后

在制作微课之前,笔者充分了解了学情,明确了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困惑和障碍点,在选择

学习内容和设计学习活动时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怎么

解决困难,精心设计了教学流程,明确了设计思路,包括怎么引入知识、讲解知识点、怎么设

计和学生的交互、总结知识等。每一个细节都认真研究,用好的策略和创意来精心设计。笔者

还围绕微课的内容进行了素材的准备,包括课件的制作、素材的准备、文字的组织,最后是录

制、配音等后期剪辑合成,每个步骤都经过细致的打磨,让微课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最

提高了30%。可见,微课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起了重要作用,尤其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

能力水平差异很大,而微课可随时反复观看,弥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生在课后纷纷表示,微课对他们学习知识很有帮助。今后,笔者会继续钻研微课的制作,努

力給学生带来更多愉快而高效的课堂。

附:《咕力变魔术——复制和粘贴》微课二维码